常见问题
DYNAMIC NEWS
常见问题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常见问题
县区首位产业之崇仁篇丨输变电产业“智变”更“质变”
文章来源:常见问题    时间:2025-03-02 09:33:16

  近年来,崇仁县将输变电产业作为首位产业重点发展,全力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从传统制造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华丽转身,为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江西伊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5G智慧工厂,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现代化生产景象:工人们专注地操作着智能机械,车间内的电子看板实时更新各项生产数据,为生产线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传统制造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江西伊发电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公司副总经理詹志岭介绍:“过去受限于传统工艺,我们面临着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难题。如今通过数字化改造,依托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我们成功打造成为一家L6级别的企业。”

  数字化改造带来了很明显的成效:生产线用工大幅精简,仅需几名技术人员就可以完成整个生产流程;产品不良率同比下降15%,生产经营成本降低35%;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作为当地输变电产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之一,伊发电力深耕变压器、高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箱式变电站及新能源设备领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公司创新性地将AI技术融入智能变电设备,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设备正常运行数据的实时分析,有效预警潜在故障。

  “去年公司实现综合产值15亿元,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增长40%。”詹志岭表示,企业主要服务于“五大六小”电力供应商,以及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和工程安装等领域,海外市场占比达35%,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升级,伊发电力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更为崇仁输变电产业的转型升级树立了标杆。

  在崇仁高新区,一条以变压器制造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正焕发勃勃生机。上下游企业紧密协作,协同发展理念已深深植入产业肌理,为区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江西恒翔电气有限公司漆包铜生产车间,现代化生产场景令人瞩目:高速拉丝机精准地将粗铜线拉伸至所需直径,经过预热的铜线快速进入漆包炉,经过退火、多道次涂漆、烘烤、冷却等精密工序,一层光滑且绝缘的漆膜均匀地附着在铜线表面,这些高品质的漆包铜线随即作为核心材料进入下一道生产工序。

  “为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我们紧跟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新增了‘2+2拉包一体’漆包机生产线,逐步扩大产能。”恒翔电气漆包车间主任冯春介绍,“通过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和工艺技术,在确定保证产品机械性能、热性能和电性能的同时,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真正的完成了降耗减排。”

  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恒翔电气专注于变电在允许电压下不导电的材料和特高压电磁线铜箔铝箔系列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其高性能电磁线铜杆项目作为崇仁输变电产业的重要补链项目。2024年,该公司实现销售额31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经过两年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我们成功实现了电磁线行业全品类产品的覆盖,不仅完善了崇仁输变电产业链,更推动了整个输变电产业体系的优化升级。”恒翔电气副总经理张鸣康表示。

  这种上下游紧密协同的发展模式,让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围绕共同目标精准发力,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2024年,崇仁输变电产业规上公司实现产值95.67亿元,同比增长24.12%,占全县规上工业产值的65.92%,充分彰显了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显著成效。

  在工信部公布的2024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崇仁高新区荣膺“绿色工业园区”称号,园区企业江西明正变电设备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标志着崇仁在绿色制造领域迈上新台阶。

  走进明正变电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只见智能化设备井然有序地运转,绞盘匀速旋转输送铜丝,传送带将成品精准输送至分拣口,经过自动分拣、打捆和包装后,产品整齐地进入发货仓库,整一个流程高效而环保。

  “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投入,建成了国内首个变压器智能数字化生产车间。”公司挤压车间技术负责人吴卫东介绍,“通过与华中科技大学的深度合作,我们成功将AI、物联网、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全过程,开发出智能化新能源装备、智慧电箱、数字变压器、风光储微电网系统等创新产品,实现了‘智造+绿造’的融合发展。”

  通过数字化改造,明正变电打造了工业4.0数字化工厂项目,不仅产能提升了30%,而且过去的污染问题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这一成功实践也为崇仁高新区整体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目前,园区已全面完成了国家和省内下达的节能降耗、碳排放下降目标,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其中,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6.7%,主要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85.08%,余热回用率达到61.3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13%。园区重点企业全部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资源能源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截至目前,崇仁高新区已培育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5个省级以上绿色工厂。这棵以变电设备为核心的“产业树”已深深扎根,正向着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未来茁壮成长,展现出高水平发展的勃勃生机。